1.芥菜栽培季節的選擇:
葉用芥菜不耐熱、不耐寒,適合在寒冷潮濕的氣候下栽培。早播可在8月底9月初,晚播可在9月底,一般在次年3-4月收割。葉芥一般畝產6000-8000公斤,高產12000公斤。建議選擇不易抽薹的品種,在冷床育苗,最后霜凍后種植。秋季播種期較早,苗期處于較高溫度環境,生長速度和數量增加,根系發育較好,可增產。而秋季早播,由于溫度尚高且干燥,蚜蟲危害嚴重,容易感染病毒病,因此抗病力強的品種可以早播,感病品種可以晚播。
二、葉芥播種育苗方法:
芥菜多排育苗移栽。苗床應遠離蔬菜基地,特別是十字花科蔬菜,以減少蚜蟲傳播的病毒疾病。土壤應選擇保水保肥性好的壤土。沙土升溫快,失水快,不符合芥菜對土壤穩定濕潤的要求,容易導致病毒病。苗床土翻耕后,應充分暴露在陽光下,每公頃施用45000公斤堆肥和磷肥及草木灰,使土壤疏松,有足夠的養分促進幼苗生長。播種前耙平,做成寬1.3米,高15厘米的犁溝,給腳底澆水。田間使用每畝50克種子,每畝0.5公斤種子。
由于初秋氣候炎熱或有陣雨,影響出苗和幼苗生長,可適當增加播種量;由于氣候溫和,成苗率高,后期播種者可適當減少用量。每畝苗床地種植15-20畝左右的幼苗。播種后,用0.5厘米左右的細土覆蓋。早期播種者應覆蓋牧草,保持水分,避免雨水硬化土壤,阻礙出苗。出苗初期必須及時除去覆蓋物。當第一片真葉出現時,進行第一次疏伐,當真葉有2-3片時,進行第二次疏伐。苗間距15 cm左右,施稀液肥。應特別注意在苗期徹底預防蚜蟲,以減少病毒病。
3.芥菜的移栽方法:
葉芥對土壤沒有嚴格的要求,可以在各種土壤中栽培,但在高溫季節或地區栽培時,最好選擇保水保肥的濕潤壤土。沙土保水保肥性差,容易出現氣溫升高、病毒病和植物生長不良。種植的行距和株距因品種而異。
一般早熟品種和發育程度小的植株行距33-40 cm,株距25-33cm;中晚熟品種和發育程度較大的植株行距為40-46厘米,株距為25-33厘米,葉芥種植后生根緩慢。種植后的成活率與幼苗是否健壯和種植技術有關。種植時盡量少傷根系,以免根系扭曲下垂,根系應在土層中伸展,便于生長。種植后,應及時澆根水。一般每畝移栽8000-10000株,棉田套種6000株。
4.芥菜的田間管理;
秋冬多雨,一般不允許灌溉,要注意排水。葉用芥菜以葉為食,應以氮肥為主,但磷鉀肥也要適當配合,以提高抗病性,增加產量,尤其是以肥大的中筋和葉柄為主要產品的葉用芥菜。一般每公頃除堆肥15000公斤、過磷酸鈣300-450公斤、草木灰1500-2250公斤外,生長期還應追肥3-4次。涂抹2-3次,從輕到重,從存活時間到器官肥大時間,大約需要6萬公斤禽畜糞便和300-450公斤尿素。
施肥前的耕作和除草。初秋栽培的葉用芥菜因其溫度高、生長快,需要及時追肥。寒冷的冬季不宜施肥,否則易受凍害。晚熟品種應在暖春后及時施肥澆水,避免過早抽薹。收獲前停止追肥和澆水,避免產品含水量過高。
5、收獲葉芥
晚熟品種在秋季和晚秋播種,從2月到4月收獲。合適的收獲時間應適合加工要求。應在充分肥大成熟后采收。加工芥菜根據加工蔬菜的不同類型有其收獲標準。比如貴州鹽酸菜的原料是大葉芥菜,莖縮短,花梗膨大,厚脆嫩,葉柄充分膨大時采收;小葉芥,四川宜賓芽菜的原料,在葉柄和中脈未完全膨大,花莖未抽出前采收;南充冬季蔬菜的原料大葉芥菜,應在短莖高7-16 cm、花梗未抽出前采收;當葉球足夠緊密時,結瘤芥菜被實時收獲。


 已關閉
 已關閉 
  
   
   
   
   
          